书讯 | 杨联芬《浪漫的中国》
《浪漫的中国》,杨联芬著
人民文学出版社,2016
述评
杨联芬教授在《浪漫的中国》(人民文学出版社,2016年)后记中称,本书的酝酿与写作,大致要从她2005年哈佛访学算起。事实上,对女性、革命等问题的讨论,此前已散见于她的文章和著作中。只是那时,杨联芬的观点受西方女性主义话语影响较为明显,认为中国女性解放运动,从“兴女学、不缠足开始,起点既低,而且始终被统摄在男性主导的民族-国家宏大叙事中,作为从属的部分存在”,“未能产生西方那样专注于女性特征与女性权利的‘极端’的女权主义。”(《20世纪初中国的女权话语与文学中的女性想象》,《海南师范学院学报》,2004年第2期)这种“中国/西方”、“否定/认同”的思维结构,折射出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,本土女性主义学者在女性/民族革命关系上的主流观念。而到了《浪漫的中国》,杨联芬一方面延续着她对女性与革命问题的关注,另一方面则展现出了她新的思考与推进。
《浪漫的中国》对女性解放运动和革命的考察,主要集中于中国思想文化转型最为关键的1900-1930年代,并向前后辐射。巨大的时间跨度,有利于从整体上对政治与文化思潮加以把握,继而在新的认识框架内,对既往结论展开清理与检讨。同时,国内女性主义研究渐趋成熟,西方理论资源与本土语境之间的隔膜和断裂,正引发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与反思。具体到近现代中国女性解放运动而言,它和女性主义的关系,从对西方女性主义理论的简单征用,逐步转向对这一时段本身女性主义思潮的挖掘。晚清女性解放之路,不再被笼统视为男权政治的“附庸”;它和民族国家建构之间,也被描述为一种“结盟”性的关系。《浪漫的中国》论及清末民初女性主义思潮和具有父权特质的民族主义时指出,二者并非截然对立,反倒表现为相互的“依存与共生”。不过,《浪漫的中国》没有满足于为这种“依存与共生”的关系作注,而是在承认它的前提下,进一步追问革命洪流中女性面对“解放”时的真实处境,揭示激进革命主导下的女性运动,在自由平等理想追求的实践层面上所带来的“异化”。“女性”在这里既是“问题”,更是“方法”。《浪漫的中国》要借助女性问题在中国社会现代变迁历史中不可替代的“重要性”和“代表性”,来反思中国革命的激进主义思潮,因此成为清末民初女性与社会思潮研究的一个独特样本。
“浪漫的中国”之“浪漫”,涵盖了杨联芬对“女性/性别”和“革命”的双重理解:男女恋爱、社交公开、自由离婚等,是西方自由、平等生活方式的“浪漫”实践;而“浪漫”也是“革命本身的特性”,是“革命所带来的感性生命的大解放”。更为重要的,“浪漫”还是杨联芬对革命时代激进文化思潮、对中国现代历史主观化与理想化特征的一种“直觉概括”。王德威曾讨论过浪漫主义与革命话语及行动的内在关联,并认为“五四”浪漫文学的表述“应该置于这一抒情传统进入20世纪后的流变下观察,才能更显示其‘中国’、‘现代’的特色。”(《抒情传统与中国现代性:在北大的八堂课》,生活·读书·新知三联书店,2010年)杨联芬在这里没有严格按照王德威的观点来使用“浪漫”与“抒情”,只是部分借重了“浪漫主义”的“抒情”面向,来阐发自己对中国革命的主观感受。其目的,可能仅仅在于说明本书是在一种更宽泛的意义上来使用“浪漫”,借此强调观察历史的“感性视景”和“循着历史的情感理路进入历史”的研究方式,以及研究对象的复杂与多元,却无意将其上升到“理论”层面作过多讨论。
在具体操作上,杨联芬借助“关键词”这一历史学研究方法,以扎实的材料为基础,勾连相关人物事件、文学文本,将革命、文学以及社会思潮统摄起来,重建细节丰富的历史叙述。《浪漫的中国》共分六章,撷取“恋爱”、“社交公开”、“自由离婚”、“新女性”、“贤妻良母”等关键性概念,对原始报刊、杂志等史料进行爬梳,厘清这些概念如何在清末民初逐步进入中国社会,并于五四运动前后成为影响深远的社会思潮。作者关注的,并不仅仅是这些外来词如何被吸收进现代汉语,而是被吸收进现代汉语后,所经历的一系列传播和误用的过程。因为语言现象背后,蕴藏着思想、观念的传播与变迁。通过这种方法,作者得以将精英与民间、观念与实践、理性与情感、民族国家话语与私人日常生活尽可能地容纳进来,考察新文化、新道德如何通过“日常”途径,进行“现代”创造。章节设置上,从“恋爱”、“自由离婚”到“女性与革命”、“‘贤妻良母’的现代命运”,既相互独立地探讨了女性在激进思潮中的生存困境,又在整体上层层推进,较为清晰地反映出晚清到民国伦理思想的现代性变迁,“大跃进”式的颠覆与改造,也通过这一脉络被直观地呈现出来。
整体来看,《浪漫的中国》体现出一种文学史、社会史、思潮史的交叉视野,并在“浪漫”的概念之下得到有效整合,实现了内在统一。这种跨学科的研究方法,与其说是杨联芬的有意实践,不如说是她凭着感性视景进入历史时,依托敏锐的问题意识,以及对更贴近历史本真样貌的追求,自然而然生发的切入方式。此外,《浪漫的中国》还具有一种人文主义的特质。杨联芬曾表示,革命始终是她关怀的核心;但《浪漫的中国》对“人”的强调似乎表明,杨联芬的革命研究,最终仍将以平凡个体生命的生存与困境为旨归。从某种意义上说,她对女性的“发现”,源于女性在多数情况下,比男性更容易成为“被侮辱与被损害”的群体。而事实上,正如书中对鲁迅《离婚》的文本细读所显示的,所有身陷困顿却不能发声的人,无论男女,都在她关注的范围之内。“一个人,首先就是一个人,其次才是男人、女人或其他人。”这种深厚的人文关怀,是杨联芬学术道路上一以贯之的精神内核,也是《浪漫的中国》最为动人之处。
(邢洋)
请输入标题 abcdefg
作者简介
杨联芬,曾用笔名张忆,1986年毕业于四川师范大学中文系,1989、1994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,分别获得文学学士、文学硕士和文学博士学位。2005-2006年度哈佛燕京访问学者。1994-2012年在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(文学院)执教,2013年至今在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执教,曾获北京师范大学本科教学优秀奖(2004)、北京市优秀教学成果奖(2005)、北京师范大学教学名师奖(2012)。论文《孙犁:革命文学中的“多余人”》获首届唐弢青年文学研究奖一等奖(2003),《新伦理与旧角色:五四新女性身份认同的困境》,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(2011),《“恋爱”之发生与新文学观念变迁》获第四届王瑶学术奖(2016)。专著《晚清至五四:中国文学现代性的发生》获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奖(2004),《浪漫的中国:性别视角下激进主义思潮与文学(1890-1940)》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(2015)。
请输入标题 abcdefg
目录
绪论 浪漫主义:中国如何“现代”
第一章 “恋爱”:由新名词到关键词
一、“恋爱”的诞生
“恋爱”之由来
词语误用
浪漫爱与恋爱神圣
自由结婚的喜与忧
二、“恋爱”与“自由”
从“自由结婚”到“自由恋爱”
“恋爱底自由”与“自由恋爱”
三、恋爱与新文艺
恋爱成为问题
“公开的恋爱”
恋爱与“新文艺腔”
第二章 “社交公开”:平等与冲突
一、女学之兴与男女同校
二、“男女社交公开”
三、“浮荡少年”与女性逆境
四、社交与恋爱
第三章 “自由离婚”:吊诡的现代性
一、媒介事件与社会问题
二、离婚溯源
三、离婚的现代性
四、离婚自由与民族主义
五、无奈的“平等”:离婚的性别政治
六、“娜拉”不走怎样
七、离婚的“诗”与“真”
鲁迅《离婚》:一篇“难解”的文本
老舍《离婚》:暧昧的复调
第四章 “新女性”:在新伦理与旧角色之间
一、新女性的诞生
二、学校与身份认同
三、共同体中的性别等级
四、“出走”与女性的困境
第五章 女性与革命:民族主义的浪漫政治
一、民族主义与女性主义
民族国家:启蒙与革命的共同目标
女权启蒙与民族主义
女英雄:女性主义与民族主义合一
二、 “娜拉”革命
革命时代的新女性
“革命加恋爱”:一种文化症候
三、革命中的性别政治
女性:革命的炸弹
男性:正义与欲望主体
女性身体:解放与囚禁的悖论
第六章 “贤妻良母”的现代命运
一、“贤母良妻”与民族国家
概念溯源
“贤母良妻主义”与晚清女学之兴
二、“人”与“女人”:解放及其悖论
“人格论”挑战“贤母良妻主义”
母性:被忽略的人权
三、女性:最漫长的革命
职业与母性:挣不脱的女性困厄
“新贤妻良母”:脆弱的谱系
“家”的破碎与儿童创伤
主要参考文献
后记
后记
杨联芬
本书的酝酿与写作,从2005年哈佛访学算起,整整十年。其中好几年,我在病痛中艰难度日,读书甚少,思绪漶漫。但养病的日子,却为我慢慢咀嚼、反省,提供了较为充裕的时间。十年间,有些观念和想法随人生体验而改变,但从女性/性别角度审视中国现代历程,却愈来愈令我感到重要和必要。不过,社会的现状,也令我对自己的论述姿态始终有些犹疑。
在一个需要理想的时代,我却以苛刻的态度,反省理想主义;在一个需要变革甚至革命的时代,我却以“告别革命”的心态审视历史。更严重的是,在女性由革命激情时代的“半边天”地位,重新被权力和金钱奴役,歧视女性之风公然畅行时,我却对中国妇女曾经“解放”的历史,进行批判性剖析。这种对待历史的“保守”态度,与我现实中的“激进”立场,分明是矛盾的。这再次证明,愚钝与执着于事实混合而成的“不合时宜”,是我的宿命。
“尊重个人独立之人格,勿为他人之附属品。”(陈独秀《一九一六年》)先贤声音,言犹在耳。我庆幸选择了这个时期的这些人作研究对象,其独立自由的思想与操守,奠定了我做“人”的价值基础。然而,当初他们不懈追求的文明与进步,为何到头是百年轮回?本书汇聚了我的困惑和思索,也传达了我的期待。
这份研究,既是我一个时期的专业答卷,也是我人生体验的一种表达。作为一个对世界始终抱有热忱的人,我珍视理想主义的真诚与单纯,然而也真切感悟到,高蹈的立场,可能忽略世界与人关系中日常的一面,忽略人对于“平凡”的需要,忽略个体生命的独特与唯一。浪漫的,有时也是肤浅的。书中所论性别伦理的诸多面向,恋爱、婚姻、家庭、儿童,既是他人的历史,也灌注了我的体验。对我而言,“我是谁”之问,不应是远离人基本生存的玄学。离开对生命存在基本需求的考虑与尊重,所有的答案,都有可能仅仅“看起来很美”——20世纪导致人类灾难和悲惨命运的,很多不正出自美妙的理想及理论么?
本书各章主要内容,大多随研究进程以论文形式陆续发表。本书完成时,所有引文均重新勘校订正。
十年来,值得感谢的人很多。家人、师友,年长、年轻,国内、海外……念兹在兹,温暖如春。我铭记着你们每一位在我生命与学术成长历程中给予的关爱、教诲、宽容与扶助,你们的存在所赋予我生命的意义,无可替代。
最后,感谢辛勤为我校稿的学生邢洋、润涛,他们的忠厚、热忱与认真,在今天是多么难得;感谢独承压力、对交稿时间一再宽限,使我得以修改到最后一天的责编墨西女士。
2016年2月28日于京西花园村无为居
请输入标题 abcdefg
(感谢杨联芬教授授权)
回顾往期「每周书讯」: